紅色教育是指以紅色為時代精神內涵的象征,以實用主義為終點的教育。它經常遵循教學與娛樂相結合、與重大節日和周年紀念相結合的原則,自覺地將學生的成長與對黨的熱愛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結合。但目前仍有三大問題有待解決。
首先,大學教育薄弱。在中小學階段,學校經常組織集體掃墓、觀展等活動,但在大學階段,隨著教育形式和學校教育規模的變化,學校組織集體活動的難度加大。目前,高校開展西柏坡紅色教育的基本途徑無非是看紅色影視、聽革命傳統報道,導致大學生的共鳴和認同度較低。即使參與者也需要導游的強制性要求來收集人數。
二是模式大同小異。從開發利用的紅色教育資源來看,模式簡單重復,多停留在現場參觀、圖片展示和窗口展示,難以對群眾產生強烈的精神震撼。西柏坡培訓人員表示,在觀看展覽的人群中,中年人群是消極的群體,互動交流很少,甚至心不在焉。當被問及原因時,通常意味著他們看過類似的展覽或經常組織觀看此類展覽。
三是教育觀念與時代脫節。目前,大多數西柏坡紅色教育基地仍以傳統的宣傳教育為主,少數以“重游長征”、“再嘗苦米”的形式進行。它不僅難以形成共鳴,而且存在著脫離時代、不貼近生活的問題,嚴重制約了教育的效果。
建議:
一是加強大學教育。大學生時期是青少年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。建議高校將紅色教育納入必修課,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教育,保證學生思想不偏離。二,豐富教育模式。建議加大對影視作品的審查和投入,嚴格控制紅色影視作品的質量,催生一批新的紅色題材影視作品,如《戰狼》、《紅海行動》。三,加強紅色教育與時代的結合。將大眾直播CS、品質發展等內容引入紅色教育園區,提升園區的趣味性和時代感。
王老師:135-8261-2718
張老師:137-3118-8192
地 址:西柏坡紀念館館委會南側約30米西柏坡紅色傳承教育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