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上周來到西柏坡。作為參加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的40名學員之一,我深刻感受到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給了我很多見識。本次西柏坡紅培訓的感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靈活的教學方式
首先,我們來談談現場教學。這種方法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,就好像你在看一個人。當我來到七平毛 主席故居和茂平八角樓時,看到了一代偉人,在非常艱難的時期,在黑暗中辛勤工作,寫書,尋找革命的真相。似乎是一年??礀|西時,我會想到“八角之光”、“星星之火是草原之火”。我曾經瀏覽過這些文章,但沒有認真研究它們。這一次,我不僅仔細閱讀,還買了10卷《火花》和《西行漫記》,系統地閱讀。你讀得越多,你就越喜歡它們。
我們還依次參觀了革命博物館、革命烈士陵園、西柏坡革命路線、、紅軍采糧路等景點。無論我走到哪里,都有老師在現場排著隊教我,邊走邊詳細講解情況。當聽說中 央紅軍在二根據地犧牲了4.8萬革命先烈,平均每天有56人犧牲時,我的心頓時沉重起來,眼睛濕潤了。走在朱茂紅軍的運糧路上,想起了“朱得無極”的故事。穿過黃羊街的笛子。炮火的轟鳴還在耳邊回蕩,紅軍指揮員與戰士血戰的壯烈場面仿佛就在眼前。
同時,互動課堂和紅色教育故事會也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老師們邀請了紅軍后裔教學團,參與了“紅色精神代代相傳”和“牢記老人生活坐標”的互動教育。從與他們交談的每一個人身上,他們都能看到老一代共產黨員的偉大傳統,真正感受到他們的理想信念的力量!
二、紅色教育印象深刻
回來已經一周了,但一些紅軍子孫的紅色教育精神故事還一直在我耳邊縈繞,特別是一些小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一件是關于曾石的兒子石井花的戶籍,'從農村到非農”。據曾志的孫子石草龍介紹,解放后,曾志任中組部副部長時,其子施來華見到了母親曾志,向當地政府招呼老人,家中農村戶口改為《商品糧戶籍》。曾志聞言,婉言拒絕了兒子的請求,稱國家對戶籍問題有政策規定,當地政府沒有解決你的戶籍問題。也有缺點。后來,革命博物館實驗室主任去北京開會,石井花讓他在見到母親時提一下戶籍。結果,曾志拒絕了,說共產黨員要分清公私利益,不應該為了一己私利而行使權力??粗锩拜叺淖月?,再考慮到現在一些黨員的自私行為,真是令人唏噓。
另一件小事是,開國中將王惠秋的兒子王永濤講述了他父親的故事。解放后,王會秋將軍回鄉探親。地方當局為他準備了點心。離開家鄉時,老將軍將伙食費交給縣里的戰友,并多次告誡說伙食費要付。隨后,縣文聯主席在北京開會時,借機拜會了這位前將軍。他沒想到會問老將軍,“那頓飯你付了嗎?” “回家一次不容易,誰還好意思收你的老伙食費?!蔽穆摃L說。老將軍厲聲說道。
通過這次培訓,我們每個人都接受了深刻的西柏坡黨校教育和西柏坡紅色教育培訓,洗禮了我們的靈魂,振奮了我們的精神! 我們將沿著革命先輩的腳步闊步前行,用實際行動告慰九泉之下的英雄。
王老師:135-8261-2718
張老師:137-3118-8192
地 址:西柏坡紀念館館委會南側約30米西柏坡紅色傳承教育基地